质量管理,贯穿于每家企业的发展始终,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对于生产型的变频器厂商而言,质量的好坏更是决定了公司的发展命脉。作为国内变频器厂商中的翘楚,先进可靠的质量管理正是英威腾在市场中的制胜法宝。发展至今,英威腾依旧坚持不断完善和改进自身的质量管理水平,力求获得更多突破和提升。
本期专访,我们从企业质量管理的角度展开探讨,特别邀请到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质量总监王晓雄先生,与大家分享英威腾在质量管理方面的心得和经验。
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质量总监 王晓雄先生
紧跟全局发展 制定质量管理战略
记者:您认为怎样才能让质量管理紧贴公司的发展战略?
王总:首先,是理念与系统观。英威腾自成立以来,时刻不忘紧把"质量"关,公司一直秉承"质量是生存之本、发展之道"。生存之本,体现在英威腾的质量理念中,质量就是企业的生命,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底线保障。发展之道,体现在英威腾持续投入与提升质量管理的各种系统,依靠科学、系统的质量管理体系来确保质量目标。
其次,是策略与规划。从英威腾 "创新、品质、标准化与共同发展"的核心方针,到公司质量管理策略,以及各个业务层面的质量战略要素之间,公司管理层进行了大量的优化规划。确保以基础管理持续优化为根基,在质量创新、质量改善、质量效率等方面,持续向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特别是公司近年来推行的IPD模式变革,从产品业务规划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都充分的实现了宏观质量理念、整体质量规划和整体质量策略的系统性优化。
第三,是技术与管控。从近十多年各企业的发展过程看,质量管理除了体系建立、制度执行、战略投入和规划实施等核心要素在逐步的演进,整个工业界的质量水平也在不断提升,因而以质量取胜的策略逐渐在转变。质量水平差异化将可能逐渐消失,在这个可能的趋势背后,提示我们的就是:要加大质量技术的进步,并且考虑下一步的准备。因为质量本身的特点是涉及面非常广,面临大量不确定的因素,所以质量的预先管控,过程管控等显得十分重要,甚至可以说:管控是决定成败的关键点。
四大业务体系 为质量管理保驾护航
记者:您对质量部门发展方向怎样定位?对质量管理工作有哪些期望?
王总:目前,英威腾质量管理主体框架规划是:在质量管理部的统筹管理下,形成四大质量管理业务体系:研发质量管理体系、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制造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和服务质量管理体系。
研发质量管理体系:英威腾的新产品开发与老产品优化是建立在系统性信息分析基础上进行。以客户需求为中心,通过市场调研、客户访谈、周边信息收集与分析、现有产品市场运行状况监测等多种方式,同时融合原有产品在生命周期各个环节的质量数据进行综合分析,从而形成产品研发阶段的需求管理,研发过程的质量指标设计、可测试性设计等关键质量控制点。在方案规划、样机、中试和量产等环节,通过测试指标、性能指标与DFX等质量KPI的设置,系统性的通过流程体系有效控制产品开发各阶段的质量。设置质量评审的层层把关,确保产品在研发过程中符合各种质量要求。
供应商质量管理体系:供应商是产品供应链上的重要环节,将供应商系统性的纳入统一质量管理体系,形成英威腾产业供应链--质量保证体系。在供应商资格管理中,必须经过质量、商务、工艺、研发和制造等专业部门,联合对每一个供应商的质量、交付、工艺、技术研发,持续发展力等进行综合评估,严格控制合格供应商的准入与供货资质标准。通过新物料样品测试,小批量试用等方式,控制新物料的质量与可靠性。批量物料的质量与可靠性,通过IQC检验,供应商稽查,过程失效分析和物料质量数据分析等方式进行例行管控。
制造过程质量管理体系:公司根据产品生产流程和制造工艺流程,设置过程质量关键控制点进行系统性管控,例如作业培训、上岗培训、PCBA测试、装配测试、安规测试、高温老化测试、FQC检验测试、OQA检验测试以及IPQC过程监测等等,覆盖生产制造的全流程。制造过程的质量管理,要长期坚持质量改善的持续改进,不断提升。
服务质量管理体系:专业化提供产品的应用方案和解决方案,确保客户需求得到准确理解和正确实现。此外,针对每一个客户服务的需求,专人跟进与及时处理,客户问题快速响应和有效解决,是服务质量的基础要求。公司在不断优化客户服务中心与服务网络、专业技术服务人员和400服务电话的基础上,还进行系统性的市场产品质量跟踪与管理、全面监控产品在市场的运行状况、分析产品、质量、性能、交付与服务等方面的客户评价,并制定纠正与改进措施,确保能够持续提升服务,让客户持续满意与信赖。
这四个质量子体系相互结合、相互促进,体现了完整的英威腾质量管理大体系。
有的放矢 力求质量管理最优化
记者:质量管理的有一些方面,并不能获得立竿见影的回报,您对此如何看待?
王总:质量管理中有一个专有的质量成本曲线,质量投入与质量损失处于一个合理的平衡点附近时,就最符合整体的投入--产出效率要求。现在普通工业界水平不可能将产品的不良率做到0。同时按照质量成本曲线原理,如果要做到所有产品0不良,其投入将非常巨大;反之,投入不足则导致整体不良率偏高,同样需要后续投入巨大的外部损失成本来解决(质量外部损失)。
因此现阶段的要求是不断提高过程质量,持续进行合理的质量投入,将质量水平保持在内部、外部可接受的适宜区,要优于竞争对手,并且逐渐控制将平衡点向质量损失小的方向移动。
对于弥补明显缺陷的投入,是可以看到比较明显的产出。对于一些预防性的投入,只要符合科学规律,有业界的优秀标杆可参考,还是要有序的规划与投入。不能过于短视的去苛求、或者在短期内急于量化其产出效果,例如关键器件可靠性的研究、单元模块可靠性的研究、产品在严酷环境下的质量表现研究和各种冲击环境下的产品性能研究等。
记者:在质量管理方面,与国际优秀同行相比,英威腾未来将会从哪些方面提升竞争力?
王总:从宏观上看,应该在战略管理、管理体系平台和人才队伍三个方面进行持续强化,特别是打造一支行业内有竞争力的队伍。另外,市场竞争的载体是产品,所以产品管理工作持续优化是核心,特别是IPD产品开发模式和产品线矩阵管理模式的应用水平与有效性方面。在三个核心业务领域, 持续推进IPD研发管理模式,保证产品开发管理水平;ISC集成供应链模式,可以保证产品的交付与质量管理水平;整合集团营销体系,提升售前、售中、与售后的管理水平,并且充分发挥资源的整合优势。
具体业务方面,有一个重点是需求管理的持续优化落地。要进步到系统性捕捉市场信息,系统性信息有序细分、有序分析与识别和产品竞争力规划分析与测算。同时,产品的开发需求,按照整套严谨与规范化的需求规划管理机制运行,这样才能大幅度的在产品管理层面,学习到国际优秀同行的精髓,并拉开与国内竞争对手之间的差距。
共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