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性竞争,一些制造商正在通过增加自动化设备的开支以提高生产力。如今,自动化设备越来越智能,不仅可以替代原来复杂的人工操作而且价格也更便宜,对于从事制造和加工行业的人而言,工作已经不用达到以前人员的水平。因此,制造和加工行业对拥有高学历和先进技能的操作人员需求也在逐渐减少。
技术的日新月异,创造了许多新的工作机会,也不可避免的淘汰部分工作。埃里克·布伦乔尔森和安德鲁·迈克菲,在他们俩合出的新书《与机器赛跑》中指出:经济正处在早期转型的阶段,在这个转型的过程中会挖空的劳动力市场和加剧不平。
有个诱惑的说法是:从事自动化的人可以和制造系统分开。但这些并不是今天复杂工业过程和它们在服务市场的所需。要实现最大的生产力必须是人和机器达到最佳平衡。
虽然自动化设备具有提供持续性表现的特色,但是在变化的环境下,它缺乏判断、适应性和灵活性。人所具备的"感觉"是生产和控制系统最重要的因素,如果将人和机器的优点融合在一起,系统才能表现出最佳的性能。
很多时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没有考虑到人和机器工作的协调性。分析的功能和过程的自动化被视为两个独立的环节,而没有把人的思想行为融入到系统中。一个成功的系统,必须是在设计中不断提高人的能力和思想。
今天,庞大的数据已经超越了人的分析能力。应用程序变得越来越复杂,从而使得机器也在不断升级改进。例如,基于机器过滤噪音的系统,它可以处理庞大且复杂的数据量,把大量的数据转换成有用的信号。这些数据转变成了人们可以理解和使用的动作。
优化人
提高生产力可以通过优化人的因素。人可以提供周边视觉:他们填补机器所不能看见和判断的周边环境。这种就是人/机框架的伙伴关系。
人和机器之间的优化过程是各自独立的。机器应提供"建议采取的行动"让人选择,人所采取的行动结果被反馈到机器学习系统中再不断优化。 这个过程应该由扩大自动化规模的控制工程师开始,他们在实现优化生产力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自动化系统必须不断学习操作者的经验,减少对工作人员的依靠。提高有效性不只是培训人使用越来越复杂的系统,而是不断开发更适合人操作的系统。该系统必须适应现有操作人员的需求,同时减少新操作人员的培训要求。
不断提高自动化的生产效率取决于人与机器的融合。
共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