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富士康的跳楼事件,引发中国乃至世界对制造业的反思,此次事件直接导致中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加速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中国这个人口大国,最近几年却发生了劳动力稀缺的危机,不可思议但却是事实。美国鼓励制造业回流再次引起关注,难道美国普通劳动力过剩,思考之后,发现争夺高端产业才是其真正目的。富士康计划在三年时间里安装100万台机器人,让其处理目前中国工人正在从事的工作,并计划在2016年建成世界最大智能化机器人生产基地。以上种种事件,把我们的目光逐渐聚焦在机器人身上,这个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动力源泉。
全球都在推进机器人发展。美国提出了“新工业革命”,欧洲提出了“再工业化”,中国提出了“重点扶植7大战略新兴产业”。英国经济学家保罗·麦基里认为,以互联网、新材料和新能源为基础,“数字化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即将到来,而“数字化智能制造”的主体就是工业机器人。
机器人的核心技术是运动控制技术。工业机器人基本沿着两个路径在发展:一是模仿人的手臂,实现多维运动,在应用上比较典型的是点焊、弧焊机器人;二是模仿人的下肢运动,实现物料输送、传递等搬运功能,例如AGV搬运机器人。随着微电子、新材料、控制、传感交互等新技术的发展,通过软件优化,机器人的功能将更加强大。
2011年全球机器人市场销售达16.5万台,同比增长40%,其中中国销售2.25万台,同比增长51%。2011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50%以上。
2004年-2011年全球机器人销售台数
2008年-2011年中国机器人销售台数
从应用行业角度来看,工业机器人最早应用于汽车行业,2011汽车行业工业机器人市场份额超过40%。电子、机床、食品饮料烟草为其他主要应用行业。纵观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国际与国内厂商并行存在。
2011年机器人应用行业分布
国际工业机器人技术日趋成熟,已经成为一种标准设备而得到工业界广泛应用,从而也形成了一批在国际上较有影响力的、著名的工业机器人公司,这些公司目前在中国的工业机器人市场也处于领先地位,具体来看又可分为“四大”及“四小”两个阵营:“四大”即为ABB、安川、KUKA及FANUC;“四小”为OTC、松下、那智不二越及川崎。国内也涌现了一批工业机器人厂商,这些厂商中既有像新松这样的国内机器人技术的引领者,也有像南京埃斯顿、广州数控这些伺服、数控系统厂商。
根据国际机器人联合会 ( IFR-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对于机器人密度定义为:以机器人使用数量除以该制造业10,000个员工人数,即为机器人密度,也就是该产业每一万个员工中使用多少台机器人。
2010年全球机器人密度比较
目前中国工业机器人使用密度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只是机器人使用密度高的国家如日本的二十分之一,韩国的十九分之一,德国的十七分之一,离制造业发达国家差距还很很远,所以未来中国机器人市场前景广阔。
共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