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 西门子 CEO 重申:持续在中国投资与本土化战略锚定未来增长

西门子 CEO 重申:持续在中国投资与本土化战略锚定未来增长

已有264次阅读2025-03-24标签:
 
 
  3月23日,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承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在北京拉开帷幕。作为论坛外方主席,西门子CEO博乐仁出席开幕式并做主题演讲。
 
  一、引言
 
  在全球经济格局深刻变革的背景下,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用 150 年的坚守与创新,在中国市场交出了一份亮眼的答卷。2025 年 3 月,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年会上,西门子董事会主席博乐仁与苹果、三星、宝马等世界 500 强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围绕 “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 的主题展开探讨。此次论坛上,博乐仁的发言进一步揭示了西门子深耕中国的战略逻辑 —— 通过持续加码投资、深化本土化创新,将自身技术优势与中国市场机遇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互利共赢的发展之路。
 
  二、西门子CEO博乐仁发表演讲
 
  博乐仁强调,“全面释放发展动能,共促全球经济稳定增长” 作为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 年年会的主题,完美契合当下经济形势。在世界经济深度转型之际,技术,特别是 AI 技术,成为关键的增长引擎,这一趋势在中国经济发展中也尤为显著。中国明确了以高技术、高效能为路径,追求高质量增长的方向,给出了应对增长难题的答案。
 
  博乐仁指出,为践行这一增长理念,中国积极推动经济结构的深层次变革,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着力扩大内需,加速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国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像 DeepSeek 推出的高性能、高开放度 AI 模型,就令世界瞩目。
 
  博乐仁在演讲中提到,随着 AI、大语言模型、Copilots,尤其是 AI 智能体的迅猛发展,科技变革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西门子凭借深厚的行业底蕴、独特的软硬件方案和高质量工业数据,与全球 AI 领军企业紧密合作,助力各行各业客户提升抗风险能力、增强竞争力,加速迈向可持续发展。同时,西门子也在积极携手本地合作伙伴,开展工业软件的本地化研发工作。
 
  他还指出,实现中国及全球经济的稳定增长,需要各方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开展合作。跨国企业在其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以西门子为例,其扎根中国已超 150 年,全方位深度融入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进程 。
 
  “我们将持续投入,持续支持中国发展。我相信,这也是众多跨国企业共同的承诺。”博乐仁认为,发展新质生产力需要新质合作。因为不管是AI还是数据,都不欢迎“孤岛模式”,无论是企业内部,还是企业之间。要应对全球重大挑战,进一步激发增长潜力,企业需要在政府支持下共同打造强大的生态系统。通过汇聚合力,我们能够助力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三、百亿级投资落地,夯实本土化生产根基
 
  西门子对中国市场的投入从未动摇。2025 年初,西门子医疗总投资逾 10 亿元的深圳新基地正式奠基,建成后深圳基地规模将扩大至三倍,成为集研发、生产、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全球医疗产业高地。这并非孤例,早在 1992 年,西门子医疗便在上海建立首个医疗器械研发生产基地,此后相继在深圳、无锡等地布局,实现了全线磁共振、高端 CT 等产品的本土化生产,供应链本土化率高达 80% 以上。正如西门子医疗大中华区总裁王皓所言:“西门子医疗是为数不多在中国本土化最早、最全面的企业,我们以‘中国公司’身份深度融入市场。”
 
  在智能制造领域,西门子同样大手笔布局。2024 年与四川省签署的全面战略合作协议,涵盖智能制造、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多个前沿领域,助力四川打造现代化产业体系。而其在成都的数字化工厂扩建项目,投资额达 1.4 亿欧元,进一步提升了本地高端制造能力。这些投资不仅彰显了西门子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更推动了中国产业链的升级与创新。正如博乐仁在论坛上所强调:“中国正通过高技术、高效能推动高质量增长,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为跨国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博乐仁昨日还与中国工商银行董事长廖林就深化战略合作及共同推动中德、中欧经贸往来等话题开展交流。
 
  四、研发创新本土化,赋能中国产业升级
 
  西门子深知,扎根中国不仅要 “制造在中国”,更要 “创新在中国”。目前,西门子在中国拥有 3 万员工,其中研发专家超过 5400 名,设立了 20 个研发中心,形成了覆盖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工业软件等领域的创新网络。其全球首家对外开放式联合创新平台 —— 上海创新中心,通过产学研医深度融合,加速科研成果落地。2024 年,西门子与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合作推进肝癌防治技术创新,与多地政府签署协议构建区域创新生态,均展现了其以创新驱动中国产业发展的决心。
 
  在医疗领域,西门子医疗推出的 “国智创新” 战略,实现了从 CT、磁共振到超声的全产品线国产化,并研发出适应中国基层医疗需求的远程支持技术、移动医疗设备,提升了医疗资源的可及性。在工业领域,西门子的数字化平台 “Xcelerator” 为中国 4800 万家中小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路径,助力企业提升效率与竞争力。博乐仁在论坛上特别提及中国创新成果,如 DeepSeek 高性能 AI 模型,并表示:“科技颠覆浪潮(如 AI、大语言模型)将加速各行业数字化与可持续发展,西门子愿与中国伙伴共同构建开放创新生态。”
 
  五、战略协同深化,共筑可持续发展未来
 
  西门子的在华布局,始终与中国的发展战略同频共振。在绿色低碳领域,西门子与中国工商银行深化战略合作,聚焦绿色基建与可持续发展;其 “零碳先锋计划” 力争 2025 年前帮助 500 家供应商减碳,助力中国实现 “双碳” 目标。在智慧交通领域,西门子参与中国轨道交通全产业链发展,推动云信号技术应用,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支撑。
 
  面对全球科技变革,西门子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博乐仁在论坛上强调,反对 “孤岛模式”,需政府与企业共同构建生态系统,应对全球挑战。这种开放合作的姿态,正是西门子能够在中国市场持续发展的关键。目前,西门子通过开放式数字平台 “Xcelerator”,已服务中国 5 万余家客户,并支持中国企业全球化发展,其在华研发中心与本地伙伴合作开发的工业软件,正成为中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工具。
 
  六、结语:以长期主义书写共赢未来
 
  从 19 世纪末交付中国第一辆有轨电车,到如今成为中国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伙伴,西门子用 150 年的时间证明,扎根中国市场不仅是商业选择,更是与中国经济共同成长的长期承诺。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 2025 年会上,博乐仁的发言再次传递出清晰信号:通过持续的投资、本土化创新与战略协同,西门子不仅为自身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更以技术赋能中国高质量发展,在变局中书写了中外合作的典范。未来,随着中国进一步释放发展动能,西门子与中国的合作必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共同迈向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