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新型建筑工业”的过程中,一系列前沿技术,包括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基础设施技术,以及建筑信息模型、虚拟现实、数字孪生、AI等应用技术,正在发挥强大功能。
近日,达索系统(巴黎泛欧证券交易所:FR0014003TT8,DSY.PA)和中南建筑设计院(CSADI)宣布,双方在中法建交60周年这一重要历史节点,合资成立数字化解决方案公司——中达数字技术(湖北)有限公司,打造城市生命周期管理解决方案,赋能中国城市与建筑行业数智化转型。
达索系统在城市与建筑行业深耕,以虚拟孪生重新定义产品创造、生产和全生命周期管理过程。中南建筑设计院作为中国最早成立的六大综合性建筑设计院之一,是“全国勘察设计行业百强企业”和“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双方自2016年开展合作,2021年共同建立了“赋能创新中心”。合资公司的成立将共同探索数字化技术提升城市规划效率,优化建筑设计方案,以及提高建筑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在信息化和智能化浪潮的推动下,建筑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数字化作为这一变革的核心驱动力,正逐步成为提升建筑项目效率、质量和可持续性的关键手段。
数智化转型存挑战
建筑业数字化程度居于各行业倒数第二位,表明其数字化应用和发展相对滞后。建筑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相较落后,尤其在施工及建筑运维等环节的信息化渗透率仍需提升。
2024年4月1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发布《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推动智能建造与建筑工业化协同发展的指导意见》(建市〔2020〕60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公布智能建造试点城市的通知》(建市函〔2022〕82号)等文件要求,各地以试点示范为抓手,加快完善发展智能建造的政策体系、产业体系和技术路径,推动建筑业转型发展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住房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一级巡视员杨瑾峰,在日前由国务院国资委规划发展局指导的“工程数字化大会2024”上表示,工程建设数字化是实现建筑业工业化、数字化、绿色化的前提和基础,是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但目前,建筑行业的数字化程度总体上较低。根据亿欧智库的研究,建筑业数字化程度居于各行业倒数第二位,表明其数字化应用和发展相对滞后。建筑行业整体数字化水平相较落后,尤其在施工及建筑运维等环节的信息化渗透率仍需提升。
“当前建筑行业正面临工程数据量大但利用率极低、缺乏数字化人才等困扰。”中达数字技术(湖北)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国内建筑行业市场规模大,但建筑数字化市场规模小,且数字化科技研发投入少,整体数字化水平低于国际水准。亟须推动政策引导,扩大建筑行业数字产业空间;工程全生命周期涉及“投建营”诸多单位,各主体诉求不同甚至相互矛盾,缺乏统一的标准,各阶段数据不能有效传递。跨板块、跨企业、跨境信息化、数字化发展不充分、应用不均衡,业务应用的深度不够,未来发展空间很大;建筑企业高质量发展对工程精细化管理的要求越来越迫切,与传统建筑行业粗放式管理模式矛盾加深,亟待通过数字化转型改变建筑行业管理流程,推进项目管理的标准化、程序化、规范化;目前,数字化人才基本聚集在互联网、信息通信等数字技术产业,建筑行业普遍缺乏数字化人才,迫切需要具备业务能力和数字技术专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具有战略眼光、数字思维及创新精神的高端人才。
为此,达索系统与中南建筑设计院将根据数字城市市场与建筑工程市场需求,提供解决方案与建筑产品解决方案等,推动建筑行业的技术革新,提升城市规划的效率和质量。此外,通过培养数字化技术人才,还将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城市数字化赋能。
中南建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剑华表示:“数智化转型是当下建筑行业消除数据割裂、数字化交付复杂等痛点、探索培育新质生产力的导向之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合资公司,将以更加高效、可持续的行业解决方案为建筑与城市领域的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达索系统大中华区总裁张鹰表示:“我们将数字技术深度融入实体经济之中。通过‘新质生产力’赋能行业,推动产业升级。”
技术应用趋势
未来,随着行业内对于建筑数据的需求愈加精细化,建筑行业预计将通过结合BIM、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型数字化技术,实现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
国际数据公司(IDC)2024年7月发布的《中国数字建造市场份额2023:新旧动能转换》报告显示,从技术演进上来看,未来数字建造技术向平台化、智能化、云化演进。
所谓平台化,即数字化协同设计平台将不同的软件和工具集成到统一平台,提供一体化能力,推进建筑、结构、机电、装修等多专业数据协同,推进建筑信息模型在工程全生命周期的集成应用,从数据层面打通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建造流程。运营方面,业财税一体化(指将业务、财务、税务管理流程进行有机融合,以实现企业运营的高效化和规范化的管理体系。)等平台拉通建筑的投融建管营,涵盖项目的全价值链。
所谓云化,即管理域云化是当前主要的形态,基于SaaS化的项目管理、供应链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进行项目协作、成本控制、进度跟踪等,涉及建筑领域的投资、建设、销售、运营。在设计领域,CAD(指计算机辅助设计)云化是许多厂商发力的重点,通过云化实现建筑设计的高效协同、资源弹性、安全可控和可访问性。
而智能化则是指,在数字建造领域,设计、施工、运营的任何阶段都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提升效率、优化成本和改善体验,包括智能设计、预测性维护、安全监测、虚拟助手、营销数字人等等。
亿欧智库表示,未来,随着行业内对于建筑数据的需求愈加精细化,建筑行业预计将通过结合BIM(建筑信息模型)、云计算、大数据、AI等新型数字化技术,实现贯穿全生命周期的数字化转型。
生成式AI正在增强建筑的设计、运营、设施管理、服务管理等。在设计领域,基于目标、约束、功能和美学偏好提出高效、以用户为中心的空间方案;在规划领域,对投资和造价数据进行识别与洞察,优化建设成本;在运营领域,利用数字人、文生图、文生视频等进行市场营销;在建筑设施方面,通过预测和调整能源需求,减少能源浪费等等。
《中国数字建造市场份额2023:新旧动能转换》报告显示,行业实践方面,广联达启动AlinAI战略,推动建筑全生命周期软件产品AI重构,包括AI智能设计、AI算量、AI斑马进度、AI物资管理、AI交易、AI安全、AI教育等;金蝶基于大模型,构建了合同、成本、招采等业务的AI智能化应用能力,包括AI合同助手、招采智能清标、智能成本分析等;明源云发挥AI+业务专业力,将工程建造最佳实践进行数据化表现,通过AI+知识库服务为用户提供交互式的工程建造助手等;中望软件通过人工智能技术降低CAD的使用门槛,提升CAD的易用性,降低设计师的工作流程中的人工操作成本,用模型和算法切实提升设计师的工作效率;中国建科和中国电信联合发布住建行业大模型,赋能数字设计、渲染仿真、施工管理等。
步入2024年,建筑行业因智能建造与AI技术的融合而发生变革。通过AI解决方案的辅助,如机器学习算法、数字孪生技术以及传感器等,行业不仅降低了成本、增强了安全性,还优化了资源配置,同时提升了项目成果。
展望未来,虽然大基建时代落幕,建筑热潮退去,鉴于国家对于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给予的强大支持,传统基建面临的诸多问题,亟待接入先进的监测传感器以及升级改造。传统基建将在新质生产力、建筑科技智能建造及AI+等创新力量的共同驱动下,展现出乐观发展前景。
IDC中国助理研究总监孙吉峰表示,中国数字建造市场正处在新旧动能转换、市场轮换过程中,国内开启了建筑本身及空间规划的数字化、智能化能力提升,通过技术输出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扩展了广阔的市场,并以此激发数字建造核心技术的研发突破、AI等创新技术的应用,伴随着技术的突破和模式的创新,中国的数字建造将快速走出低谷,并迎来技术的迭代升级和市场扩展。
共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