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自数字移动传媒

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新闻 >> 国家发改委重磅发声,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

国家发改委重磅发声,一揽子增量政策落地

已有295次阅读2024-10-09标签:

  有关部门将采取有力有效的综合措施,大力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努力提振资本市场。目前各项政策正在加快推出


文 | 《财经》记者 张明丽

  编辑 | 王延春

  10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 扎实推动经济向上结构向优、发展态势持续向好”的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在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方面,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强调,重点在五个方面。一是加大宏观政策逆周期调节,二是扩大国内有效需求,三是加大助企帮扶力度,四是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五是提振资本市场。

  提振民营企业家信心,不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

  进一步规范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

  郑栅洁表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单位的行政执法行为,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不能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执法,不能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及时对罚没收入增长异常的地方必要时进行督查,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备亦表示,9月26日,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国家发改委将坚持问题导向,会同相关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持续用力,重点做到“三个进一步”。

  一是进一步完善涉企法律体系,加快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立法进程,从法律上把对国企民企平等对待的要求落下来。加快修订招标投标法,着力破解地方保护,促进各类所有制企业公平参与市场竞争。推动修订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促进机关、事业单位、大型企业及时支付中小企业账款。另一方面,对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法律法规政策,加快清理进度,破除妨碍企业公平竞争的制度壁垒。

  二是进一步规范涉企执法监管行为,推动加快完善行政裁量权基准,行政执法更多采取包容审慎监管和柔性执法方式,避免或者减少对经营主体正常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规范异地行政执法行为,建立健全异地行政执法协助制度,防范选择性执法、趋利性执法。强化行政执法监督,对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行为坚决纠正、严肃追责。

  三是进一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充分发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建好用好民营经济发展综合服务平台,强化国家、省、市、县多层级常态化交流沟通,认真倾听企业意见建议,推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比如,针对企业反映比较集中的融资问题,在部际联席会议框架下,推动扩大无还本续贷政策的覆盖面,阶段性从小微企业扩展到科技型、制造业、农业等领域的中型企业,提高了续贷效率,降低了资金成本。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采取系统性综合措施,对商品房建设严控增量、优化存量、提高质量,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运用专项债券等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调整住房限购政策,释放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 郑栅洁表示,加快消化存量商品房,降低存量房贷利率,抓紧完善土地、财税、金融等政策,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降低存量房贷利率等政策已经出台,有些城市全面取消限购,有些城市进一步缩小限购区域、放宽限购条件,其他政策也在积极谋划、积极推进。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刺激下,房地产市场热度有所回升。一位售楼处工作人员告诉《财经》,“十一”期间,多家开发商推出优惠活动,力度不小,争取利用政策窗口期和“十一”长假休息期创造更多业绩。

  自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要促进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起,房地产行业就掀起了不小热度。购房者入市意愿增强,市场活跃度显著提升。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本次楼市复苏具有坚固基础,这充分说明在宏观经济回稳向好的大背景下,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具有向好的趋势,包括购房需求潜力强劲、市场充分调整、政策效应积极有效释放等。

  “具体来看,房地产止跌回稳,对于消费市场的提振具有积极作用。购房市场活跃,将提振消费市场,最为典型的即包括房贷、家居、装修等会明显提振。此类传导效应积极迅速。同样,房地产止跌回稳,也将对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积极作用。房价趋稳,将有助于房地产企业销售工作的有序开展,对于去库存和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具有积极的作用。而存量房贷利率下调,也将稳定房贷业务,有利于商业银行房贷业务稳定。总的来说,在本轮房地产止跌回稳的态势下,房地产市场将发挥更大的辐射效应,持续带动各领域的市场活跃和高质量发展。”严跃进说。

  大力引导长期资金入市

  郑栅洁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有关部门将采取有力有效的综合措施,大力引导长期资金入市,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支持上市公司并购重组,稳步推进公募基金改革,研究出台保护中小投资者的政策措施,目前各项政策正在加快推出。

  郑栅洁表示,各部门正抓紧研究适当扩大专项债用作资本金的领域、规模、比例,尽快出台合理扩大地方政府专项债支持范围的具体改革举措,进一步激发民间投资的积极性,实施好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新机制,支持社会资本参与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建设。明年要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优化投向,加力支持“两重”建设。近期将在年内提前下达明年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和1000亿元的“两重”建设项目清单,支持地方加快开展前期工作,先行开工实施,同时,与此相关一项重要工作是加快推动以人为本新型城镇化建设。

  从发展态势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随着各项存量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特别是增量政策出台实施,近期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较快,股票市场回暖上涨,“十一”假期市场消费旺盛。“我们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充满信心。”郑栅洁说。

  2025年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苏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明年将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并且优化投向,“两重”建设仍将保持有力度的安排。国家发改委拟在本月底按程序提前下达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清单和1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涉及项目已经过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筛选,可以尽快在年内形成实物工作量。

  刘苏社表示,今年近6万亿元政府投资绝大部分已经落实到具体项目,目前正在加快形成更多的实物工作量。

  其中,7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经下达,目前项目开工率58%;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中用于“两重”建设的7000亿元全部下达到项目,项目开工率为50%;今年用于项目建设的3.12万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到9月底已经发行2.83万亿元,发行率90%,项目开工率85%;去年四季度增发1万亿元国债,所有项目到今年6月底已经全部开工,目前已经完成投资7700亿元。

  采取有力举措扩大就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发布会上介绍,要通过扩大有效需求创造新的就业增长点。增强新兴产业就业创造效应。培育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创造更多知识技能型岗位。同时,要拓宽生活服务性行业就业空间。

  “创新发展服务消费,加快培育消费新场景,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中国现在老龄化程度逐年递增,一定要充分释放出养老、家政、托育、物流等社会服务领域的就业潜力。以家政行业为例,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约3000万人,而实际上市场需求高达5000万人,尤其是高质量、高水平的家政服务人员极度短缺。”李春临说。

  李春临表示,还要发挥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对就业的促进作用。统筹多渠道资源加大对技能培训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指导地方建好用好公共实训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等平台载体,精准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为广大劳动者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及项目制培训,使其能够以一技之长打通就业增收之路。

  李春临表示,今年前八个月,城镇调查失业率平均为5.2%,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劳动力从劳动生产率低的行业向劳动生产率高的行业流动,这是一种非常正常的现象。技术进步在推动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的同时,还会催生许多新职业和新就业岗位。比如,低空经济催生了无人机操控员这样一个新岗位。据有关部门测算,现在中国这个岗位的就业人才缺口高达100万人。再比如,新能源汽车维修行业,现在中国的总体就业人员不足10万人。有关部门预测,到2025年,也就是明年,新能源汽车维修和研发这方面的专业人才缺口将达到103万人,这都是很庞大的就业岗位。

  同时,郑栅洁表示,在看到经济发展的成效、成绩、亮点的同时,也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一方面,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严峻,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最新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长3.2%,低于去年。主要经济体增长动能弱、债务负担重,近期普遍实施降息,国际市场波动明显,全球贸易保护加剧,不确定不稳定因素增多,这些都会通过贸易、投资、金融等渠道对我国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三季度以来工业、投资消费等主要经济指标出现波动,有些行业‘内卷式’竞争,有些企业还不适应优化升级或转型发展变化,有的增产不增收不增利,有的生产经营比较困难,一些领域风险隐患仍然较大。”郑栅洁表示,综合分析,从发展态势看,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市场潜力大、经济韧性强等有利条件没有改变,随着各项存量政策效应继续释放特别是增量政策出台实施,近期市场预期明显改善,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回升较快,股票市场回暖上涨,“十一”假期市场消费旺盛。“我们对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充满信心,对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充满信心。
分享到:

[ 新闻搜索 ]  [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 返回顶部 ]

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

移动互联

2010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规模达到3.03亿人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行业进入了更加快速发展的一年,无论是用户规模还是手机应用下载次数都有了快速的增长。在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大的趋势下,中自传媒已经开始进行区别于传统互联网的运营模式探索,伴随着产业链和产业格局的变化提供创新的服务

更多>>推荐视频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电力电子分会 秘书长 肖向锋

工业转型升级-中国电器工业协会

在本次2012北京国际工业自动化展上,我们将全面剖析在新...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

中国高压变频器产业发展之路走过十三年 李玉琢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

从企业家角度 谈行业的未来发展汇川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电子 李崇坚

现代能源变换的核心技术——电力

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常务理事---李崇坚,电力电子是先进能源...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力变频器产业发展

打造专业电力电子元器件品牌 助

联合主办单位深圳市智胜新电子有限公司领导嘉宾致辞 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