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年前,天通创始人潘广通和现在的董事长潘建清一起在家乡海宁盐官创办电子元件厂,历经了父子创业的艰辛历程,天通终于在2001年成为中国首家由自然人直接控股的上市公司。而在8月31日举行投产仪式的天通六安公司,正是这家中国电子元件百强企业最年轻的子公司,天通六安主要生产软磁系列磁性材料产品,产品广泛用于汽车电子、新能源、自动控制、家电、通讯、电子机械、抗电磁干扰等领域等。
把磁材的开发和产业化视作基础工作
天通最早从磁性材料起家,磁材是天通的根本。在磁材研发平台的建设上,经过二十多年大量时间、精力、资金等方面的投入,天通研发的基本平台已经搭建起来,其中包括浙江省内省级的企业研究院、省级的重点实验室等。当问及以后的研发平台的建设时,张瑞标表示天通现在已经在关注国家级的平台的建设,虽然这个平台的建设难度相对会比较大,但是天通会继续加紧建设的步伐。
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产业结构的调整,产业升级是必然的。天通在这一方面跟进时代步伐,相应做出了调整。虽说有所调整和升级,但是把磁材产业当做基础产业来做一直是天通的信念。张瑞标强调道:“天通把磁性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一直作为一个基础性的工作来做,这个一直没有改变。”
“天通后续的发展主要是针对磁性材料这一块,因为它最基础。或许有一些新材料在局部的领域有更好的优势,但是从总体来讲,磁性材料有它很好的生命力,我们看好这些材料的趋势。”张瑞标告知记者。当问及看好的原因,他解释道,每个行业都有相应的经济环境大气候,不仅仅是电子材料、磁性元件这一块。虽然目前消费市场呈现低迷,但是整个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总不会一直处于低迷状态,这些危机总归会过去,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有低谷有高潮,这是经济变化的趋势问题。在发展过程中,电子信息功能材料行业涉及民生,是改善民生的重要基础材料,有很大的市场需求。单从这个朴素的道理来讲,磁材这个行业总归会有更新的发展,还有现在磁性材料行业也在不断完善与进步,为满足新的需求,为满足新技术而不断发展,以后的应用空间将会更大。
张瑞标觉得产业的发展最关键是科技创新和新材料的研发,但是一个产业最终落实到市场的是产业化。他说研发和产业化都需要有很好地布局和规划,这两个方面都不能偏,既要在研发和科技创新方面投入,又要在产业化投资方面不能松懈。如果特别倾向于科研投入和产业的投资,但没有产业化的规划,这个产业就难以在市场上体现出来;而如果光有产业化,那么产业发展的后劲、可持续发展上可能就会存在问题。
接受访问时,张瑞标还说到,天通前一轮的技术改造是在2000年前后,当时的技术改造主要是引入当时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和设备,让企业快速成长。 现在天通在规划新一轮的技术改造,主要重点放在提升产品品质一致性管控能力、工程自动化等方面,具体会在原来改造的基础上,再引进、再吸收、再创新,通过跟踪调研国际上最先进的和结合自己研发的工艺、装备进行这一次的技术改造。每一轮的技术改造都应该有新的突破、创新,张瑞标说这一次天通最关键的突破在提升材料基础水平的基础上,确保产品在稳定性方面比以前的技术改造方案有更大的提高。在这新一轮的技术改造当中,天通将会结合产业布局和区外投资,将技术改造和区外投资充分地结合起来,把技术、创新和生产要素的资源配合结合起来。天通六安公司正是新一轮改造的先行者。
天通六安公司风貌
天通的产业发展之路进入十二五期间,天通一直在规划发展战略,针对磁性材料这个核心产业,天通在不断思考,以后天通的产业发展之路怎么走。
关于这点,张瑞标说,第一,市场需求。所有企业必须按照需求的发展趋势来做产业规划,天通也不例外。天通会关注一些新的应用领域,随着最终端产品的开发,材料应用技术的转变和进步,相应地进行新材料的开发。判断市场需求时,要紧紧跟踪市场。以磁材为例,就是基于应用市场的发展判断的,比如照明领域,从荧光灯和节能灯,到现在的LED节能灯,这些变化对控制回路、智能化的要求逐渐升高,要求相对应的磁性材料的量也会增多,所以判断出与LED照明领域相关的磁材有一定的发展空间。
共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