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金融风暴席卷全球的浪潮下,新机床市场急速下滑,一些机床制造企业已经开始悄无声息地把目标转向了再制造领域。作为机床再制造及性能精度提升的一大主体,机床数控系统再制造在我国现阶段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虽然目前我国的机床保有量近700万台,已成为世界上机床保有量最大的国家,但机床整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很多20世纪80年代以前的产品仍在超期服役,难以满足加工精度的要求。
据统计,目前我国役龄10年以上的机床占60%以上,这些机床在未来5~10年都可能面临大修提升甚至功能性报废或技术性淘汰,从而形成相当规模的可循环利用的再制造潜在资源。
点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口了一大批数控机床。大部分服役数十年的机床设备都已陈旧,而这些厂家又基本停产,设备很难买到。以数控机床为代表的“工作母机”,是数字化控制技术和精密制造技术的结晶,是先进制造装备的典型代表。近几年来,国产高精度机床、数控机床和大型机床虽然产量增长迅速,但由于基数太小而在机床产品中所占的份额依然不高。
与此同时,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还很低。根据中国机床工具协会提供的统计资料,2000~2006年,我国设备生产厂共生产数控设备29.04万台,出口约3万台,国内销售为26.04万台;共进口数控设备2.2万台。2007年,国产数控机床超过12万台。另外,在“十五”期间更新改造约10万台数控设备,再加上2000年前我国约保有数控设备近9万台,由此估计,我国目前数控设备保有量约70万台。
目前,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据统计,我国的数控化率已由1992年的3.2%递增到2005年13.3%。不过,与日本、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60%~70%的产量数控化率和80%~90%的产值数控化率相比,我国机床设备的数控化率水平还显得太低。
20世纪60年代,我国自制或进口的大型设备经过了多年的使用维护,稳定性较好。数控化改造对重型、大型机床的改造,节约的资金更多,尤其有意义。但小型机床设备过于老化,精度也不过,需要及时更新换代才能满足市场需求。
具体的机床数控化再制造工程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机械与电气改造两个方面,主要是:机床机械精度的恢复和提升、运动精度的恢复与提升、数控系统和伺服系统的选取、辅助装置的选取,以及整机调试、机床检验等方面内容。因此对自动化数控需求将迎来新一轮市场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