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之争,在中日之间一直就没有停止过,曾经因为双边邦交正常化而搁置争议,期间也曾有过各种宣誓主权的小打小闹,终归没有引起大的矛盾,然而这一表面平静的局面最近却被由日本右翼分子挑起的“购岛”风波不断发酵,钓鱼岛再度成为两国之间的极度敏感词汇,也不可避免地引起经济贸易之战一触即发。
点 评:
一直以来,中日关系呈现“政冷经热”的非正常状态,中日经济互为依存,以前日本是中国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经过十年的发展,日本的地位已经下降为第四位,而中国却成为了日本在次贷危机之后,尤其是311地震之后摆脱经济危机的关键救命稻草。因此,不管是民众自发的抵制日货,或者是旅游业集体暂停赴日旅游业务,还是由于反日游行愈演愈烈而暂停营业的日系零售业、饮食业和工厂,都对日本经济施加了难以估量的压力。
但是,在目前的全球经济格局中,任何两个大的经济体之间互相制裁,都将是一场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没有赢家战争,何况是中国和日本之间。从去年311日本大地震之后,制造业工厂受到重创,一时之间众多高端芯片、核心元器件等产品瞬时断货,在全球都难以找到替代品可以看出,在目前的全球产业链中,日本的地位不可或缺,没有日本制造的这些高端产品,中国的多数产业也将无法开动机器。而在日本通过转型升级和向海外重新布局来摆脱产业生存困境的布局中,中国也是极其重要的战略之地,作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所有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在国内市场规模、人力资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配套等方面具备其他新兴市场和大多数发达国家所无法比拟的优势,是承接日本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的首选;中国丰富的稀土资源也是日本制造业必不可缺的原料;更何况,日本从2002年开始已经连续八年对华保持贸易盈余,累计达2000亿日元之巨,今年中国更取代美国成为日本最大的出口国,中国一旦严控日本货物进口,对处于衰退边缘挣扎的日本经济将是雪上加霜。
中日经济相互依存的状况短时间内无法改变,中国要想在中日经济之战中取得主动地位,就必须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实现产业突围,有可能吗?也许韩国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榜样。韩国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众多,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本日本侵占,经济发展畸形,是日本帝国主义的粮食和原料供应基地,工矿业十分落后,战后更是由于日本撤走工程技术人员而处于半瘫痪状态,然而,经历60年代开始的以出口为主导的经济开发战略,韩国一跃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并且由于掌握了制造业的核心技术,即使是在次贷危机之后其对欧美出口下降,却依然保持了贸易顺差,在造船领域的绿色、自动化技术,家电面板技术,中国、东盟等制造业中下游企业对韩国技术依赖度极大。这一点在智能技术领域表现尤为突出,大家所熟知三星引领全球安卓系统与苹果抗衡,成为了引人注目的领头羊之一,将上一波经济的龙头公司摩托罗拉、诺基亚、夏普等远远抛在身后。在工业自动化领域,韩国也毫不逊色,LS、奥托尼克斯等品牌在市场中的表现亦可圈可点。中国不是没有钱,对外援助一笔一笔地给出去;中国不是没有聪明人,13亿人中,高智商无数;中国不是缺乏研发高端技术的能力,在最尖端的航空航天领域,中国也已跻身世界前列,中国完全有能力实现产业升级转型!
中国经济经历多年的高速发展,在众多领域,中国已经成为了第一大国,2009年,中国GDP总量一举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中国产业大而不强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中国面临产业转型升级,从低端走向中高端的关键在于核心技术。以变频器行业为例,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国产品牌已经占据了近1/3的国内市场,但是,产品基本都集中在中低端,高端产品鲜有所见,更不要说产品的核心元器件,那些都来自国外。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于产业空心化问题,惟有中国产业转型升级才有出路。
俗话说,打铁还需自身硬。中国人一向奉行以和为贵,但是矛盾、冲突乃至战争是这个世界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只有自身的强大,才能在处理各种争端中占据主动地位,能战方能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