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行业应用对物联网的发展至关重要,在现代服务业、金融、能源、旅游等行业方面都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物联网产业将会成为政府、社会关注的焦点与今后工业化与信息化结合发展的热点。它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也必然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
从技术发展角度看,传感器网络(SensorNetwork)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军方提出,当时此概念局限于由若干具有无线通信能力的传感器节点自组织构成的网络。
我国早在十多年前就开始了物联网相关领域的研究,技术与标准与国际基本同步。华为技术、中兴通讯,以及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科研院所等企业在物联网及相关领域进行了科研和产业化攻关,突破了一批关键技术,形成了一定产业规模,并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取得一定话语权。智能安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公共安全等领域的示范应用在上海、北京、广东、浙江等省市已初步展开。
物联网的三地战略部署
1.通过国家立项引导科研机构和高校攻克“物联网”关键技术,并且制订“物联网”标准,争夺“物联网”产业的国际话语权;
2.鼓励地方政府提供资金、地和优惠政策,支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
3.支持三大移动营运商和大中型国企率先开展大规模的“物联网”行业应用,形成资源整合和示范效应。物联网的功能主要有: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指挥调度、预案管理、安全隐私、远程维保、在线升级、领导桌面、统计决策等。
传感器是物联网的基础,是整个物联网产业链的 重中之重。我国传感器的技术和产品,经过发展,有了较大的提高。全国已经有1600多家企事业单位从事传感器研制、开发、生产。但与国外相比,我国传感器产品品种和质量水平,尚不能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总体水平还处于国外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水平。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科技创新差,核心制造技术严重滞后于国外,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少,品种不全,产品技术水平与国外相差15年左右。
(2)投资强度偏低,科研设备和生产工艺装备落后,成果水平低,产品质量差。
(3)科技与生产脱节,影响科研成果的转化,综合实力较低,产业发展后劲不足。
2012年,传感器三大战略目标
·以工业控制、汽车、通讯、环保为重点服务领域,以传感器、弹性元件、光学元件、专用电路为重点对象,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技术和产品;
·以MEMS工艺为基础,以集成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技术为依托,加强制造工艺和新型传感器和仪表元器件的开发,使主导产品达到和接近国外同类产品的先进水平;
·以增加品种、提高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加速产业化,使国产传感器的品种占有率达到70%~80%,高档产品达60%以上。
2012年传感器发展重点
(1)MEMS工艺和新一代固态传感器微结构制造工艺:深反应离子刻蚀(DRIE)工艺或IGP工艺;封装工艺:如常温键合倒装焊接、无应力微薄结构封装、多芯片组装工艺;新型传感器:如用微硅电容传感器、微硅质量流量传感器、航空航天用动态传感器、微传感器,汽车专用压力、加速度传感器,环保用微化学传感器等。
(2)集成工艺和多变量复合传感器微结构集成制造工艺;工业控制用多变量复合传感器,如:压力、静压、温度三变量传感器,气压、风力、温度、湿度四变量传感器,微硅复合应变压力传感器,陈列传感器。
(3)智能化技术与智能传感器信号有线或无线探测、变换处理、逻辑判断、功能计算、双向通讯、自诊断等智能化技术;智能多变量传感器,智能电量传感器和各种智能传感器、变送器。
(4)网络化技术和网络化传感器传感器网络化技术;网络化传感器,使传感器具有工业化标准接口和协议功能。
共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