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温跃忠刚刚加入GE能源集团时,整个发电市场正面临严冬,几乎没有任何新建电厂。
一筹莫展之际,GE和他们的合作伙伴,南京汽轮电机公司注意到钢铁厂的大火炬业务——钢厂在炼铁过程中会释放出热值很低的高炉煤气,如果利用先进技术将这些废气作为发电的补给燃料,减少排放的同时产生新的电能的做法是否可行呢?
后来这项业务成为GE能源在中国钢厂燃气轮机运用的“开山之作”,当中国粗钢产量已从十多年前的1亿吨逼近8亿吨,当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力装机大国时,GE能源集团副总裁、GE能源集团中国区总裁温跃忠面对的已是一个不一样的中国市场,这一次,中国市场带给他的,更多是惊喜。
“别管我是谁,看我的价值”
130年前,当托马斯·爱迪生创建了GE公司,发明灯泡并开设电灯厂的时候,或许没有人意识到发电和能源供应模式的简单转变会如此轻易的改变人类生活。而事实上,在传统工业领域,每当我们觉得技术发展已至极致时,总会有一些创新之举超越我们的想象。
被超越的不仅仅是技术,还有我们曾经对全球能源市场的理解。
“这些年,在能源行业发生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全球化产业转移。”温跃忠还记得当年还是电力工程师的他看到西方最尖端的电力技术时近乎膜拜的样子,“做产业要依托资金、技术、人才这三个基本要素,十多年前这三项基本要素都在西方国家的手里,或者以西方为基础。”
从1998年作为GE亚洲领导能力培养计划一份子到成为GE能源中国区总裁,本土的文化背景和对西方产业发展及企业管理模式的深刻理解,让温跃忠敏锐的捕捉到全球能源产业正在发生着急速的变化——至少,全球电力市场正在经历着“新排座位重封侯”的巨变。
资本扎堆、国际化人才交流频繁、技术升级速度加快,中国成为世界瞩目的电力市场和产业基地。比起订单量,温跃忠更在意中国市场的产业活跃程度,“就产品产量而言,中国大型企业几乎涵盖了蒸汽轮机、输配电、发电领域的前几名,这么多的大公司、大项目,意味着中国未来产业的活跃程度也将异常之高。”
如今,像GE一样,越来越多的外资企业看重中国产业的发展,“在很多领域,如果不能有效参与中国市场,就无法在全球市场保持领先。”在温跃忠看来,这已不是做不做中国市场的问题,而且解决企业全球竞争力的问题。
告别了韦尔奇时代,在杰夫·伊梅尔特掌管下的通用电气,曾经有选择的放弃了多项业务,将战略重点转向基础设施、能源、金融、航空等领域,其中能源成为其中业绩增长较为突出的领域。2010年,GE能源集团全球销售收入380亿美元。如今,面对产业转移速度加快、门槛不再“高不可攀”、规模效应加剧的现状,GE能源不得不再次面对“未来的技术在哪里产生,未来的运营成本和竞争力来自何处”的难题。
此时,选择似乎比努力更为重要。伴随着强劲的经济发展趋势,中国有朝一日将不可避免地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面对这个资源禀赋多样化,疆域辽阔的市场,GE能源正在给出自己的答案。
“未来5年,更加注重工业效率的提升、加大在环保方面的投入和重视程度是中国能源市场不可避免的趋势。”温跃忠认为,对于拥有庞大产品线的GE能源中国区而言,每个层面都有市场机会,但维系这些机会的主线却只有一条,即本土化运营。
除了加大在中国市场的投资力度,温跃忠认为,本土化运营首先需要解决角色转换。“不要一味想着你是美国企业,你就能够在这里得到什么,这已经是历史了。”在私下,温跃忠曾不止一次在内部会议上提醒他的团队,“过去外企进入中国,人家是铺着红色地毯请你进来,但是现在你要进入,需要敲敲门了!别人要先看你能做什么,才决定是否让你进来。”
共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