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2日,中国电梯行业累计产销量的新纪录又被刷新――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第30万台电梯出厂交付。这对于全球电梯制造中心和最大的电梯市场――中国而言,既是一次技术实力的宣告,又再次让人们关注一个话题:在城市化进程迈入新阶段,节能环保要求日益提高的今天,与都市发展息息相关的电梯产业,到底面临哪些挑战?
靠生产还是靠服务
目前中国仍是世界上仅靠生产、销售新梯就能赚取利润的少数几个市场之一。这种仅靠销售新梯就能获取利润的市场状况,在欧美及日本等经济发达市场中, 20年前就已经不复存在。
根据美国摩根银行所做的咨询调研报告显示, 2000年以来,全球范围内电梯销售(新梯)业务只占总销售收入的35%左右,而维修保养业务占总销售收入的55%。日本三菱电机株式会社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在日本,三菱电梯市场保有量约32万台,其中85%的电梯保养业务由三菱电机的专业保养公司MELEC承揽,能够把自己销售的产品的维护保养掌控在自己手里,才是品牌长胜不衰的根本保证。新梯销售的最终目的是为后续安装、维修服务以及旧梯改造业务赢得空间;而通过安装、维修、改造等后续业务获取的利润,才是整个电梯制造企业运作的根本支柱。
正如上海三菱电梯出厂的这第30万台电梯――J型自动扶梯一样,其实中国各大电梯企业,似乎都迫切需要一种 “弯钩”转型。中国电梯协会理事长任天笑表示,对于电梯企业而言,产能扩张很容易,但真正考验企业的却是其售后服务。
目前,全国在用电梯数量超过160万台,其中70%左右的电梯由社会上零散的、技术参差不齐的维修队伍维护和保养,国内主要的电梯厂商维修保养的电梯所占其市场投放量的比例仅为15%-20%,远远低于国外电梯厂商。“电梯行业算是一个服务行业,企业卖出去那么多电梯,售后服务能否跟得上?”任天笑说,其实想要抢夺市场份额,企业就必须提升在研发、售后服务等领域的实力。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电梯市场的竞争趋于激烈,用户专业化、项目大型高档化、需求多元个性化,这些市场特征和竞争趋势,导致用户对服务需求的深入化、柔性化,用户对电梯厂商的系统解决能力与全过程服务水准的预期不断提高,这对电梯企业的人员素质、服务意识、服务体系及管理能力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纵观国内各大品牌电梯,产品技术普遍同质化,市场占有率又已接近饱和。想要突破竞争瓶颈,可行的途径是从 “生产企业”向 “制造-服务业”延伸,即由单纯的第二产业 (制造产品)向第三产业 (提供服务)不断延伸,为用户提供设计、制造、安装、维修、保养等 “一条龙”服务,在满足用户对电梯专业服务需求的同时,拓展企业自身的发展空间,增强可持续发展的后劲。
转型 “全产业链”不易
从单纯的生产销售向服务转变并不容易。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重大项目部长蒋庆介绍,对上海三菱来讲,他们具备着过硬的技术;但对电梯本身来讲,物业公司接手后,谁来维护和管理?这块售后服务过程是他们最该重视的竞争高地。蒋庆说,忽视这块的结果是,由于电梯运行状况不理想,业主投诉开发商甚至电梯品牌工厂,产业链的后期脱节导致品牌口碑坏在了 “最后一节”上。
共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