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FA》:您认为PAC未来的发展方向有哪些?研华PAC产品未来的研发方向是什么?
林崇吉:在PAC发展方向上我认为一是走向越来越便宜的控制器行列,实现对小型器件生产控制;二是走向自动化与信息化的高度融合,提高产品品质效能,实现对更高端设备的大型控制。
研华PAC研发的目标就是在自动化与信息化高度融合的技术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更高效率的工序运转解决方案。研发方向不外乎两个:一是硬件方面将趋向于行业专属应用;二是重点在软件方面加大研发力度,不断提高精准与效率,增强产品功能性,推出更多行业专属软件,方便用户应用。
PAC前景广阔,推广之路更须时日
《PLC&FA》:有人认为随着PAC技术越来越融合PC与PLC的技术特点,在未来的发展中是否将意味着PAC会替代PC,您如何来看待这个问题?
林崇吉:我认为PC和PLC融合是市场需求使得二者技术融合产生了PAC,同时PC或PLC也不会由于PAC技术的发展而被替代。
在此我以电子铸造工程的应用实例进行讲解:在传统的电子铸造工程生产线生产某一款产品被分为多道工序,如抓取、输送、测试等,然后进行生产线的投入改造。现在多数制造商采用FIXED CELL的制造观点,即采用PAC进行自动化与信息化的智能制造。应用PAC之后,将整条生产线看成由多个细胞组成,依据制造不同的电子产品,只在相应的部位更换零件,然后就会在一两天之内实现今天生产Iphone,明天就可以生产Ipad的转变。不仅节省了生产时间,更节约了投资。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实现生产自动化,生产线各个工序之间要有很强的信息沟通、连接处理和存储等能力。
另一方面,在诸如汽车等行业有时会出现因产品质量而召回的情况,如果没有详细的生产进程记录,就无法确定哪一批次的产品出现了质量问题。而采用PAC则对生产线上的各个设备运行情况都有记录,对于任何一个时间点的原料、工艺等都有详细记录,同时配有专用的数据分析软件,可以很快的统计出哪个一个环节出现了问题,不仅可以确定召回的产品,也可以准确的实行责任追溯。为精益化制造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由于制造领域对于生产自动化和信息化的需求推动了PC和PLC的不断融合,同时PC也会有更多PLC控制的特性,PLC也在不断加入系统控制的概念,但是PC和PLC都不会被替代,因为在中国还有一大批小型机器的应用,只需要PC或PLC便能满足应用。每一种产品都有着他各自应用泛围与发展方向,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控制器,客户只要求能够满足他的需求,无论是叫PNP还是PAC,你就都是对的。
《PLC&FA》:PAC作为未来工业控制的主流产品是可以确定的,从目前这个产业如此慢熟的现状来看,您认为PAC推广过程遇到最大难题是什么?我们将如何来进一步做好这款产品的推广应用?
邓斌:PLC可靠性极强,随着PC和PLC功能的差异化越来越小,如果需要更多的功能,则配备一台工控机即可实现;同时PLC作为控制领域的元老级产品已有近二十年的发展历史,而PAC则只有五六年的发展历史,相信随着高端装备的发展,这个发展的天平会翻转过来。
关于目前PAC的推广,国内用户的观念是一个难题。一是在PC和PLC功能在不断融合过程中,有一部分品牌,如GE、NI等的PLC已是PAC框架,只是名称还是PLC,但是用户还是会选择GE、NI的产品,而不认PAC。二是国内工程师在选择控制器时观念相对保守。如果他选择了西门子PLC,最后生产线出现问题,则被认为是产品的问题;如果他选择了PAC,最后出现了问题则怕被追责到工程师的问题。同时从现有的PAC用户来看,据我们统计,使用PAC产品的企业总工往往是年轻而且自身技术非常强,因为他们既能勇敢接受新事物,更能在技术上判断PAC的技术优越性。所以新产品技术的宣传推广非常重要,并以此来引导客户的需求。
研华在推动PAC发展的几年里做了大量的推广工作,包括专业的PAC教程编写、PAC在线培训,也成立了研华学院以实际产品进行定期技术培训,接下来将在网络条件好的地方计划实行远程实践编程培训,当然PAC产品的宣传推广更需要媒体的支持,对于PAC产业的中国推广发展之行,我们都将不遗余力!
共0条 [查看全部] 网友评论